详细页面

用青春浇铸高铁—温福和武广客运专线调试开通侧记

发布时间:2009-07-16 作者: 来源: 字号:

走近奋战在高速铁路一线北信厂的技术人员,揭开全面攻坚阶段的武广客运专线和温福客运专线调试开通的帷幕。参战的工程技术部和科研开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以挥汗如雨的干劲和攻坚克难的智慧,奋战在峻岭之上,穿梭在隧道之中,在钢轨上挺进,他们的奋斗和勇气、艰辛和希冀、智慧和执着跃然在客运专线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在温福客专瑞安至福州307公里的线路上,横跨浙江和福建两省,工厂审时度势,摆兵部阵,成立现场指挥部。工程技术部副部长袁伟家任现场副指挥长,带领年轻的技术人员,以宁德为基地,打响了现场调试开通的攻坚战役。在武广客专新长沙以北的线路上,副总工程师赵怀东挂帅,在岳阳成立调试项目部,技术人员分别值守长沙、汨罗、赤壁、岳阳各站,全力确保在联调联试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单体调试工作。

温福篇

工程技术部一个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团队,他们在京津线起步,在合武线磨砺,再到温福和武广线的从容应对,在开通现场显得愈发的成熟和稳重。

新建温福客运专线穿越于东南沿海的崇山峻岭之间,桥隧相连,施工环境十分复杂。5月温福全线正式进入调试阶段,现场技术人员一方面要到各站对设备进行调试,另一方面又要配合电务段验收,人手调配不开,原有的计划被打乱。面对现场时间紧张,人手不足的情况,副指挥长袁伟家及时了解各站开通的变动情况,要求现场技术人员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他在现场调兵遣将,在人员配置上实现资源最大化。与此同时,他还要随时向上级汇报现场调试的进展情况,参加集团公司内部协调会议,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业主主持的碰头会以及和所有参建单位一起召开的现场调试开通会,结束时常常都是深夜1、2点钟了,早上6点还要一一布置值守各站技术人员一天的调试工作安排。

强将手下无弱兵。负责福州枢纽的技术人员开足马力,昼夜赶工,至少保证一天调试2个车站,从早7点到午夜2点,将近20个小时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站之间。工程技术部的张显和科研开发中心的李志勇咬紧牙关,默契配合,克服车站地处偏僻、现场道路复杂、连续疲劳作业、施工单位配线错误耽误调试进度等困难,跟时间赛跑,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福州枢纽7个站的调试工作,在电务段要求的时间节点内顺利完成。随后,便开始配合其它各站电务段的验收,不仅验收工厂列控机柜等设备时需要他们在现场配合,在验收交大微机联锁进路时,也需要他们做模拟改方条件。

此时的谢磊带领实习生勾顺波正在在太姥山站调试,调试工作很顺利,接下来的验收工作却延迟了前进的步伐。因其它各站人手空缺,勾顺波又被抽调走。从5月10日至16日,整整7天的时间,谢磊顶住压力独自一人陆续处理了验收出现的各种问题。列控中心机柜是所有设备的核心,即使不是工厂设备的故障,他依然跟施工单位、其他供货厂家一起解决。时间紧迫,验收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验收的问题进行处理,为明天的工作做好准备,工作结束要到晚上11点左右。而此时太姥山站所处的小镇已完全被黑暗所笼罩,没有路灯照明,车站又距小镇有10几公里的距离,谢磊摸黑走了一段,不时有摩托车在他身边开过,可没有一辆愿意停下来载他一程,或许是绝处逢生,一辆摩托车司机听到了他的喊声,停了下来,他幸运的搭上车回到了宾馆。

虽然现场情况一波三折,工程技术人员始终以理性的、坚定的、专业的精神坚守在阵地,以大量严谨细致的工作,将调试工作向前推进。在现场经常能看到在未完全建成的信号楼的机房内,身穿蓝色工作制服,前胸印有北京铁路信号工厂字样的年轻技术人员在设备前忙碌的背影。

5月27日,温福线光纤通道测试开始,副指挥长袁伟家将5人分成三组,张显做先锋,贾向武和谢磊各带一名实习生做具体的测试工作,一辆依维柯检测车就是他们在300多公里温福线测试的唯一交通工具。从温福线开通调试到现在,袁伟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年轻的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他们从连江站入手、陆续奔赴温福线上的13个车站。清晨6点,正是人们酣睡之际,他们则已起床,整理所需的测试工具、仪表、数据文件等,方便面就是他们的早餐,7点准时出发。

温福线由于地形复杂、外部环境等原因,经常要在山路中行进,这对司机的驾驶水平和经验也是个严峻地考验。人手短缺,测试时间又压缩到了极限,这样的行进速度,这么严谨的测试标准,工程技术部小伙子们倾尽了全力。在密封的机械室内,他们忍受着高温,照明线路不通,他们仅靠着手电微弱的光线测试,一个区间完成后,一组人员驱车赶往下一站,另一组原地待命准备另一个区间的测试。在黑暗中等待,疲劳、饥饿无情地摧毁着他们的意志,支撑不住时,就席地而卧休息片刻,他们连续奔波各站长达30个小时之久。曹林趁技术人员测试的时间,在车上补觉,这样和他们轮流休息,保证了光纤通道测试的进度没有被耽搁。

5月28日,早上7点40分调试结束,8:00准时交接到福州电务段。之后,贾向武和霍良马不停蹄地赶到霞浦站值班,那天正值端午佳节,但他们却不能陪在亲人身边。为了温福铁路的顺利开通,保障铁路信号的畅通,这些可爱的小伙子们任劳任怨始终战斗在最艰苦的一线,他们早已抛掉了正常的作息规律,如此紧张的调试任务,加班、夜战已成家常便饭。司机班每日都在超负荷运转,曹林曾在4天的时间里区间驾车3000公里,一天最多时连跑9个车站,他已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只坚持着一个“按时完工”的信念而始终站在那里。他们用热血和汗水贡献自己的力量。“等工作结束,要回去好好睡一觉”,这是目前他们最大的心愿。

温福客运专线将在6月30日通车,在工厂的精心组织,技术人员的积极调试下,在集团公司下达的时间节点前温福线所涉及的13个车站、7个中继站,3个线路所,2个驼峰场列控中心机柜的静态调试工作完成,并顺利通过电务段的验收。目前,联调联调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工程技术人员以大局为重,秉承善打硬仗的传统,又投入到各站应答器报文修改的工作之中,头顶烈日,身背二十多公斤的BEPT测试仪器,每天徒步在钢轨上,在客专一线的现场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

武广篇

武广客运专线,是目前我国第一条建设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速度最快的铁路客运专线。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3列控系统也是第一次应用在武广客运专线上。在千千万万的建设大军中,能参加“第一条”建设的为数不多,而北信厂凭借多年生产信号产品的实力和信誉,为武广线提供了几乎所有信号设备。而现场联调联试的重担又落在了科技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部的年轻技术人员的肩上,他们一夜之间肩负起沉甸甸的重任,也寄托着北信厂全体职工的期望。

5月17日,按照工厂的统一部署,在岳阳成立了武广客运专线现场调试第一项目部,开发中心李治岩任部长,下设四个小组,由刘亮、周昱、畅佩、邢其美担任组长并带领十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分别负责新长沙、新汨罗、新赤壁、新岳阳四个车站和所属15个中继站的调试开通工作。现场指挥长赵怀东对长沙以北的调试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和安排。调试工期异常紧张,要在10天内完成4个车站15个中继站的设备安装督导、轨道电路的模拟试验、列控中心的静态对位测试等工作。

武广客专列控系统技术先进,完全实现国产化,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各子系统调试的工作量大、难度高,调试数据要求严谨。而且在各站进行联调时,要求每站的调试人员共同协作,调试工作不再是依赖于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各个调试小组都会随时将测试数据、设备工作情况做详细记录,以便进行及时汇总分析。调试人员每天早晨8点左右出发后,一直要干到晚上12点才回来,就这样,他们披星戴月,转战南北,一路走过无数的风风雨雨。在各车站信号楼的机房,中继站的厢式机房内,到处留下了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年轻的技术人员边干边学,在设计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从武广试验段的零起步,在半年多的时间,就初步掌握了C3列控地面子系统的各项调试测试技能,可以说,他们这一批年轻人是在压力下成长起来的。

武广客专建设周期短,从站场、土建、路基、电力各个专业都在同时施工,而信号系统的调试时间一点都不能滞后,这对工厂的调试人员来说是个极其严峻地考验。由于站前工程滞后,现场设备的调试环境极其恶劣。施工单位又交叉作业,信号楼在仅有框架的基础上,设备就已陆续调入,工厂的技术人员要安装调试设备,土建施工人员要焊接构件,吊装屋面,用切割机在墙面上打走线槽,顿时灰尘充斥着整个机房。一天下来技术人员弄个灰头土脸,他们顾不上自己,为了保护设备,他们要用遮雨布将设备进行遮盖。有时同时施工的单位太多,无法进行安装,只能等到晚上,土建施工的人员撤出来后再去调试设备。

他们不仅要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还要随时应对现场的突发情况。由于站前工程的遗留问题,当地村民经常拦截车辆,阻挠施工,技术人员无法前往调试现场,几经与他们沟通未果,为了缓和现场气氛,不激化矛盾,调试小组只能撤离,待夜深人静后再悄悄进入现场。他们顶住压力,一面与咄咄逼人的村民周旋,一面集中精力调试。在夜战中继站后,由于时间节点的要求,李治岩、刘亮、畅佩、周昱、王小文没有休息片刻,便又赶往长沙站进行调试。长沙站虽已初具规模,但随处可见高空平台上到处飞舞的焊花,混凝土搅拌车往来穿梭。技术人员在满是钢筋水泥和脚手架未建成的信号楼内工作,窗户被密封,室内空调还没有安装,设备已放置在机械室,机房内的列控中心机柜正在紧锣密鼓的调试中,室内气温达到了40多度,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他们咬紧牙关,互相鼓励,鏖战一线干劲不减。由于调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们为了查找原因,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调试任务,又挑灯连续奋战一宿,直到第二天早上五点才结束,休息不到两小时,他们又赶往汨罗至长沙段之间的中继站继续调试,此时他们已经整整2宿没合过眼了。在调试空隙间,实在太累了,随手拿起还没有丢弃掉的木板,放在地上便一头栽了下去。许多场面、许多场合,不亲眼所见是无法想象的。当看到技术人员尘头垢面、极度疲惫的模样时,似乎调试进度和时间节点都抛到了脑后,不由地就变成了“多休息,注意安全” 的浓浓关心与嘱咐。

5月28日,OPM项目部召开会议,宣布联调联试正式开始。要求在6月6日之前完成武广客专新咸宁至新长沙线路长度达383公里,包括新赤壁、岳阳、汩罗和长沙4个车站和15个中继站的子系统调试。

副总工程师赵怀东为了给现场调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与武广项目项目部、施工单位和电务段密切沟通,千方百计解决着制约调试的个个难题……。常常可以听到他与研究设计院、施工单位等联系沟通的电话,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与讯息,掌握调试的推进程度,他与技术人员一起摸爬滚打,跑遍了每一个车站和中继站。看到他时,总是泥泞挂满全身,但是脸上总是带着自信和乐观的笑容。为了不和当地村民发生正面冲突,他们只能把车停在距车站很远的树林边,拿着设备徒步上几公里,体力消耗巨大。有时还要翻越火车道边的围栏,翻墙进入中继站内。为了保进度,司机师傅也和技术人员一起同甘共苦默默地为武广线作出自己的奉献,何志伟、张关生、乔志明、张学刚几个师傅顾不上白天黑夜,每天驱车几百公里,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在中继站颠簸的小路上行驶,他们和技术人员一样不分昼夜地工作,也好似被抽紧的陀螺,在高速旋转着。就这样,在大家夜以继日的努力之下,加快调试进度,于6月6日提前100小时完成子系统调试,实现了第一阶段节点目标。

6月10日,各个车站开始平推,清理所有车站的遗留问题,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截止到6月17日,长沙以北线路上的4个车站和15个中继站,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这也标志着武广线第一阶段的调试工作告一段落。期间没有出现一起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做到了万无一失。为此,集团公司特发来表彰通报,对工厂奋战在一线的技术人员顺利完成各子系统调试和本系统联合调试任务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实现了武广客专通号系统集成首段节点目标。

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有这样一批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攻坚力量;有这样一个能打硬仗、意志坚定的年轻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可以用智慧与毅力完成客运专线现场技术服务与支持的任务,用他们的青春为客运专线建设浇铸成功,也为集团和工厂创造更多的荣誉!

(以上只是温福和武广客运专线开通现场的部分情况,因采访的时间和行程有限,所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文字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场还有很多感人的事迹,虽不能一一记录,但现场技术人员的一言一行仍刺激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前进!)

       

       

浏览次数:313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