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09年做好八项工作
12月31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了2008年铁路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并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铁路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和谐铁路建设,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运输保障。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会上作了《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加快铁路改革发展,进一步开创和谐铁路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刘志军说,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不仅战胜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而且坚定不移地加快铁路改革发展,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集中全路资源以最快速度恢复运输秩序,夺取了疏运旅客、抢运电煤、抢运救灾物资的全面胜利,为全国的抗灾救灾提供了可靠的运输保障。“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确保了青藏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为拉萨等地区经济社会秩序的迅速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路奋起抗震救灾,在最短时间内抢通受损线路,圆满完成了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运输及伤员转运任务,为全国的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围绕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落实“平安奥运”目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站车反恐防爆“五道防线”,整治站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不仅确保了奥运期间铁路运输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而且圆满完成了涉奥运输任务,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迅速行动,增加基建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进度,积极主动地落实拉动内需的任务。
刘志军指出,在战胜上述重大挑战和考验的同时,铁路部门始终坚持加快改革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和谐铁路建设重点任务的实施,取得新的显著成绩,铁路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大规模铁路建设有序高效推进。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于4月18日全线开工,迅速形成会战态势,到年底已完成投资530多亿元。部分项目建成投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8月1日胜利通车并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营,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技术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批量生产,投入京津城际铁路运营;自主研发的长编组卧铺动车组投入京沪铁路运营。这些动车组表现出了安全可靠、平稳舒适、节能环保等优良性能。“青藏铁路工程”、“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应用”分别通过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评审。
——客货运量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加1.4亿人,增长10.9%;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吨,同比增加1.5亿吨,增长4.9%;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2860亿吨公里,同比增加1428亿吨公里,增长4.5%。坚持把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除了确保抗灾救灾物资运输之外,还圆满完成了东北地区粮食、迎峰度夏电煤突击抢运及军事运输任务。
——铁路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各省区市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的合作力度,扩大了合资建路规模。全年新开工的项目中有60多个是合资、合作项目;截至2008年底,新建的合资铁路里程达3万公里,投资规模达2万亿元。积极利用金融工具和创新债券发行方式,全年发行铁路建设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1100亿元,实现了低成本融资。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多边、双边及区域铁路合作,推进泛亚铁路建设,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产品出口市场,拓宽国际铁路联运合作领域,强化口岸运输组织,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对外开放水平,增强了我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
——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发展。“三不让”工作不断深化,全年帮扶困难家庭38.5万户次,救助患病职工12.4万人次,救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2. 8万人,共支付救助资金7.32亿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路投入救助费用1.6亿元,安置受灾职工家庭1.4万户,救助受灾职工及家属近1.6万人,受灾职工生活得到了可靠保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铁路和谐稳定环境得到了巩固发展。
刘志军在报告中认为,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目前铁路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速度,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发达完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基本消除。届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覆盖区域的客运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其他地区客运紧张状况大大缓解;客货分线后,繁忙干线货运能力紧张问题基本解决,依托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跨区域的货物运输基本得到保证;“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基本消除,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刘志军表示,实现到2012年的铁路发展目标,不仅有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考察铁路,对做好铁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铁路抓住黄金机遇期加快发展。国家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作出调整,增加了规划的路网规模,加快了项目审批进度。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我国经济下滑,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把加强铁路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投入部分预算内资金用于铁路建设,国家相继批准一大批铁路重点工程开工,政策环境对加快铁路发展极为有利。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大力支持铁路加快发展,而且,当前正处于铁路低成本发展的有利时机。
刘志军指出,2009年铁路部门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全面发展,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强化安全基础,确保运输安全稳定。铁路部门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高速和提速安全为重点,强化运输安全关键环节,创新安全基础建设,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二是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坚决完成繁重的建设任务。全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新线铺轨5148公里,复线铺轨3462公里,新线投产5849公里,复线投产4662公里,电气化投产5606公里。全国铁路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种建设资源,坚持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建设管理,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既要推进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扩大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又要实现对众多技术创新成果的集成,建立健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铁路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客货营销工作,千方百计增运增收。2009年全国铁路运输经营的主要预期值为:旅客发送量16.1亿人,同比增加1.5亿人;货物发送量33亿吨,同比持平;国铁及国铁控股企业完成运输总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加300亿元。全国铁路要积极应对运输工作面临的困难,迎难而上,坚决完成全年运输任务。
五是切实强化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改进铁路经营管理,争取比较好的经营结果,平稳度过当前困难,对于铁路改革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全路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千方百计节约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六是大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铁路良好形象。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是铁路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全路干部职工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对铁路服务工作的期待和要求。
七是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在新的形势下,铁路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为加快铁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推进铁路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八是认真解决职工切身利益问题,进一步发展和谐稳定环境。铁路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紧密团结广大职工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共建和谐铁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全国18个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各合资铁路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铁路局(公司)及铁道部机关各司局、安全监察特派员驻各地区办事处、驻各地区机车车辆验收办事处、在京直属单位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