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恰同学少年 ——观电视剧《毛泽东》有感

发布时间:2014-06-27 作者:高厚仁 来源: 字号: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家中我的屋子里,一直挂着太爷爷为我书写的这首诗。

当时我到了上学的年纪,太爷爷不顾家人的反对,硬要父母送我去市里读书,我临走之时,太爷爷为我写下这首诗。“这是毛主席十七岁离家的时候写下的一首好诗,爷爷一直很喜欢,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力求上进,学有所成。”现在想想,家中几代务农为生,太爷爷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着实有些伟大了。

那时学业不忙,周末的时候经常能回家看看。每当这时,太爷爷总会给我讲许多毛主席的故事,即使已经重复了很多遍,依然是他老人家津津乐道,而我百听不厌。我知道,毛主席在老一辈人心中的分量,长辈们那种奉若神明的崇敬之情也深深影响着我,即使到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而太爷爷也早已去世多年,毛主席的奋斗精神依然鼓舞着我。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伟人的光辉形象似乎正在从如今的年轻人心中慢慢淡去。正因为此,我在电视上看到播出的电视剧《毛泽东》时,心中便会有许多同龄人不曾有过的感触。之于我来说,真正佩服的不仅是作为主席所有的雄才大略和那浪遏飞舟的磅礴气势,更是毛主席的那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处事态度。

毛泽东当年,十几岁的时候才进入新学的小学一年级,但经过勤奋努力,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升入了毕业班,这正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指引他一步步走向成功。毛主席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学过经商,考过法官,尝试过很多理想中的道路,但他始终不放弃的就是每天坚持静下心来读书,立志不论将来做什么,一定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毛主席的这种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我也会把脚踏实地的学习作为我的座右之铭,让我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努力求知、勤奋敬业,脚踏实地做事,争取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坚实有力的足迹,做个对企业、对国家有用的人。

浏览次数:34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