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艳,一名90后的程序员,现任通号工程局北京信息技术公司技术研发部普通职员。由于品学兼优,她在大学期间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在公司里,有很多人却不知道这样一个瘦小、阳光的姑娘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让她比同龄人更显得成熟稳重,更知道珍惜和关心他人。
郭春艳的老家在重庆开县赵家镇,她五岁那年,母亲为了生下弟弟而难产,永远的离开了他们,家里只剩下奶奶、父亲、她和刚出生的弟弟。还是童年的郭春艳不懂得母亲的离去意味着什么,只是穷苦的日子更捉襟见肘。为了家里的生计,父亲根本来不及流下泪水,只能将她们姐弟三个托付给奶奶抚养,独立家外出打工谋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郭春艳从五岁起便将生命与奶奶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奶奶是大家闺秀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平时邻里和睦,并且对孩子们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奶奶教育他们姐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牢记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助人为乐。在郭春艳的记忆里,奶奶最辛苦的不仅仅是对她的细心照顾,还有不分昼夜地照顾弟弟。爸爸外出谋生,留下他们两个孩子跟着奶奶讨生活,尤其是遇到南方的冬季,深入骨髓的冰凉如同笼罩在家里的阴霾,让人心酸而无奈,老少三口相依为命,奶奶就是这样坚持把姐弟俩健健康康的带大。
就是那时,懂事的郭春艳就在心中默默定下承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照顾好奶奶,让奶奶过上好日子,无论自己再瘦小,也要扛起这个家的责任。
上大学时,郭春艳做到全宿舍最节约,从来不乱花一分钱,而且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就是回到家也是帮助家里努力干活,她没有太多地和奶奶交流,只是无论是烧菜做饭,还是家里的农活,只要是她能上手的,她都像个小巨人一样坚强地扛起来,目的只有一个:让奶奶能休息一分钟就最好了。她深深地爱着这个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她要用生命中的每一秒报答这个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春艳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单位工作从严不拖拉,有时写程序会到很晚。她一个女孩子在大楼里难免会感到空灵和害怕,但是为干好工作她根本不考虑过这些。因为这一直都是奶奶所期望的。郭春艳平凡得让人心疼,她笑着说在通号工作特别好,因为食堂师傅每天晚上都会变着花样给大家做饭吃,因为在她心里,只有家人才会给自己做好饭菜。她说要努力工作,要给弟弟交学费,要把程序编到最好用,因为这是奶奶从小对她最多的期望。在生活上,郭春艳积极向上,与人相处融洽、乐于助人,任何事情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在工作上一直勤勤恳恳、认真踏实。2017年,公司党组织了解了她的情况后,经过考察和推荐,把她列为2017年公司党员慰问对象。这次慰问让郭春艳感到深切的温暖,这种深深的感动让她更把企业当成了家。
在北京奋斗的日子很苦,但她心里总是牵挂奶奶,每当夜幕降临看见城市灯火阑珊,她都会想起奶奶为了等她回家留的那盏灯,还有儿时记忆中最温情最动听的呼唤。所以她总给奶奶打电话,问问老人在家里怎么样,问问老人开不开心,问问弟弟有没有惹奶奶生气,逗奶奶开心。她知道,离家再远心也要和奶奶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也是对奶奶的一种回报。奶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自己不要太省,要多吃点,努力地工作,和同事好好相处,多做点成绩出来,这样奶奶才放心”,她总会眼眶湿润抿起嘴角认真答应着:“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盼,好好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同时吃的胖得像个球回来见您。”挂电话之前她总会和奶奶互相叮嘱照顾好自己,期待着下一次相聚。
赶上放假,身边的朋友都出去游玩,郭春艳总是惦记着第一时间回家看望奶奶,惦记给奶奶、爸爸、弟弟买衣服,买好吃的回去。生活上,除了日常的必须品,她从不乱花一分钱,就是为了多攒点钱,担心奶奶万一生病要有钱医治。回家看到奶奶因劳累和苍老日渐消瘦的身体,郭春艳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心疼与无奈。她每天尽量多地做一些家务,为奶奶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临睡前端一盆洗脚水给奶奶泡泡脚,尽量多的时间陪奶奶说说话,每看到奶奶望着她那疼爱的眼神,郭春艳都会更加坚定努力工作的信心决心,她要撑起这个家。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郭春艳在母亲那里失去的爱,奶奶都同样给予了她,让她的童年和其它小朋友一样充满阳光和快乐,她要用一辈子来回报奶奶的爱。工作后,郭春艳把父亲赡养奶奶的愿望扛在了自己肩头,只要奶奶健康快乐,就是她奋斗的动力,就是她勇敢飞翔的勇气!
郭春艳作为通号的一名基层员工,她用瘦弱的双肩勇敢的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亲情的责任,她用最平凡的语言讲述着爱与回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