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沈客专辽宁段通信信号第二施工项目部,小伙子张恒是京沈客专微信群点赞最多的明星。不是因为他那张俊俏的脸而夺人耳目,而是因为出色的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而被广泛传扬。
张恒是去年刚入职的新员工,刚刚走出学校就来到了京沈客专辽宁段的施工一线。因吃苦耐劳、肯学、脑筋好而受到大家的喜爱,所以师傅们干什么活都愿意带他去。
就说刚来探路的事吧,张恒走一遍路准能牢记于心,哪里该拐弯?分岔路该走哪一条?似乎在他心里早已有一个路标。无论哪个师傅迷了路,第一时间准给他打电话。当问起他是不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的时候,他淡淡一笑,说:“哪有什么过目不忘,不过是更用心一点而已,路过时找到特殊而不容易移动的参照物用定位和影像保存下来,翻阅几遍就能记下了。”
“张哥,张禹部长还没有到,我去库房帮他登记台账吧。”在项目部新来的一批职工中,张恒是最热心的,一看到物资已经被送到了库房,他就赶紧向工程部长张星忠主动请命。张星忠略带迟疑的脸色,小张恒全收进了眼里,“没事,张哥,我在学校时就进修了物资管理这门学科,别看我入职时间短,但我已经仔细学习过咱们公司标准化的模板了,您就让我试试吧。”张星忠一听,乐呵呵的说,“那你好好整,记得把到料情况登记详实一些。”领命后的张恒信心十足,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状态。当建设单位前来检查库房的标准化建设时,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的小张恒整理后的物资台账,分批分项非常清晰,大家都为中国通号如此精细的管理而给予赞许。
施工前期,工程不是特别紧张,这可给了张恒练功学艺的机会,没事就自己看书充电,遇到不懂的就抓紧记录下来,逮着这方面的专家就开始问,“张哥,这个符号我没有见过,代表的是什么?”、“张哥,进楼电缆预留是5米吗?”……办公室内,张恒拿着笔记本,一番夺命连环问的刨根问底,让大家都大呼吃不消。 “你烦人不烦人?学校怎么学的,还自吹高才生哪?”渐渐熟络了之后,张星忠跟他开起了玩笑小张恒吐了吐舌头,诡秘的笑了笑。“俺张哥是出了名的大技术,再说咱们又是老乡,不问你,我问谁啊?”一句话听得张星忠心里甜滋滋的,笑容满面的接过他的笔记本,看他记载的问题,“你小子呀,就爱耍贫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哥可以教你,但要干好,全靠你自己。来坐这,就给你10分钟的时间”。
北票东站是离第二施工项目部驻地最近的一个站,位于旅游城市——北票市,该站的工艺是项目部关注的重点之一,小张恒凭着勤学吃苦,也参与了该站的建设。看到国手李乃龙、何凌州,青工赛第二名获得者张博都在其中,张恒感到了无比荣耀,借着这个机会,他打算好好跟小师傅们学学技术。现场工期非常紧张,每天大家加班要到很晚才回去,他回去还要带上零头线头,别人入睡了,自己反复练习做线环、绑扎,手都勒出了血,可他一直不放弃。
“乃龙,咱们北票东的工艺还不错,我准备把咱们管辖的站全部由你管理。我看这个电源线走线和工艺都不错。” 还没等刘加发经理说完,小张恒嚣张的做起了自我推荐。“经理,那是我做的。”刘经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冲的员工敢于表现自己,心里特别的高兴。“不错,中继站26,就你去带队吧。”
自己带队去,一共2个人,这下张恒心里也打起了鼓。经理察言观色后说道,“ 张恒,如果这个锻炼的机会不给你,下一次可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你放心,有困难项目部会全力帮扶你的。”
张恒一听,毫不迟疑的就接下来军令状,他每天都通过微信,把当日的工作情况分享到技术交流群里,虚心地接受各位大师的点评,然后根据意见不断完善。他的认真劲儿,感染了电务配合的师傅,一有零活总帮他干。
没有艰辛付出,哪有丰富收获。张恒带领两名员工精心打造的中继站26终于迎来了检阅。
“通过我这次检查,我发现中继站26施工工艺不错,希望大家有空去看看。” 刘经理在群里这么一发,小张恒一下子火了。
“张恒,你成了大事了,干得如此优秀,在六部开了先河”工程副部长阮洪波也竖起了大拇指。
“张恒这小子将来准成大事”随行谢监理的评价或许真的能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