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触摸”北京首条磁浮线

发布时间:2017-05-26 作者:杨柠 来源:通号工程局 字号:

“一带一路、APEC、奥运会”,首都北京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东方绽放着流光溢彩,备受瞩目。北京城的西部,地铁S1线作为全国首条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的轨道交通线,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无论是先进的技术还是重要的区位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这样一个“飞行线”是如何控制的?

是谁有能力安全地控制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中国通号是S1线列车运行大脑的“信号系统集成商”,5月下旬的一天,我带着可爱的小相机,有幸走进神秘的S1线,见证历史,亲手触摸中国之最。

北京S1线全长10.2公里,其中高架9.95公里,隧道0.28公里,全线8个车站均为高架,几乎是真正一条飞在北京上空的地铁。我们参观人员最先来到了S1线的车辆段所在地石门营站,这个车站内设试车线、综合维修基地和控制中心等。迎接我们的是中国通号设计院该项目执行经理赵东亮和承担施工任务的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机电公司副总经理沙玉民,他们热情地迎接我们几个年轻人,还给我们递上矿泉水、安全帽,说心里话:我有点受宠若惊。

这个车站的高架桥梁离地有40几米高,耸立在站房旁边,沙总边走边介绍说:我们先到信号机柜室看看设备,一会到另一个站点这些全能看到,设备很先进。

工作几年来,我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磁悬浮项目,可能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想看看这么重的车,将来是如何“飞”在铁路上呢?钢轨是什么样的?控制这个“家伙”飞行的东西又是如何通信与控制的呢?带着期待又好奇的心情,随一行人走进了这个神秘磁悬浮的脉络。

车站目前的建设还是一片忙碌,很多地方不成型,其实如同我们使用的很多地铁车站,前世今生就是这个建设模样,到处钢筋水泥,许多工人进进出出。走进信号机械室,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又高又大的“神秘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们各个披着深绿色的斗篷,坚固静默地站在那里。沙总介绍说,这些斗篷的真名叫防尘罩,因为设备已经安装好了,而且有部分设备已经加电调试了,但是现场为了保护他们免受尘土污染,给他们都穿上了衣服。

揭开一件件“斗篷”,赵总和沙总对这个“神秘人”介绍起来 ,有的是计轴设备,有的叫接口柜,有的叫组合柜,还有一个著名的设备叫TWC环线设备(一会重点介绍这个神奇的家伙),他们负责对外联系,控制列车,定位车辆位置及控制道岔转换等。再看到整齐划一的继电器规律安插在组合柜上,每个组合柜的侧面都挂着工程质量实名制卡片,上面记录了机柜及线槽安装、导通测试、设备插装等完成日期和状态等,细节之处,能看到通号工匠们精细的施工作业。

为了看清庐山全貌,我们又前往石龙路站。沿途大家聊天说道:因为修建S1线,沿线的房价上涨了很多,特别是离车站近的楼盘据说成倍上涨。

石龙路站位于S1线的中间位置,在车站正好有两组道岔。在沙总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到这道岔脚下,这个家伙与传统的铁路道岔不同,道岔的转向定反位不是调整轨道,而是靠桥梁的整体转动。如同铁路是用轨道转换实现列车转向,而磁浮铁路则是通过连同支撑轨道的桥梁也一起转动,实现列车转向。道岔转换时,整个轨道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来回扭动身姿。

在桥下,我刚好发现轨道边立着的一根“铁棍”,还挺沉。

沙总介绍说:这根“铁棍”名字叫TWC环线托盘,主要作用就是承担轨道环线,保证车地通信。看似铁棍,其实他是环氧树脂加了一些特殊材质加工而成的,硬度高,能承重100公斤以上,无金属,不会对电磁产生干扰。沙总说为了提供最优质的工程产品,仅仅这个东西他们就跑了几十个厂家,选了最优的产品。真是细致之处都能感受到中国通号的认真和科技实力。

到项目驻地后,赵总认真地介绍了TWC系统(车地通信系统)的特点,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环线、列车安装的感应天线为传输媒介,通过对数字信息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车地间信息传输。TWC系统通过铺设交叉点的方式提供车载设备定位校准点,当列车经过环线交叉点时,TWC系统从两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过交叉点信号,发送给车载ATP或ATO,用于ATO和ATP定位校准。那根“铁棍”上有个半月形开槽就是盛放TWC线缆用的,怪不得这么金贵。

讲到通号技术时,沙总自豪地说道:此项工程中运用的TWC环线技术是通号的特有技术,还有其他多个方面中国通号都是行业的领导者。特别是此项工程,中国通号公司承担了设计、研发、施工、交付、测试等所有环节,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

最后,有人问到沙总工程施工或者技术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沙总说:“困难肯定是有,工期紧任务重,但是都能克服。技术方面我们更没有问题。”

这次与北京S1线的亲密接触,不仅对首都的“飞行线”有了一定了解,更是让作为普通员工的我了解了通号的产品和技术。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乘坐着这条地铁“飞驰”在首都轨道交通线上通达四方。

 

 

浏览次数:52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