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京沪视频补强项目受媒体关注

发布时间:2017-11-30 作者:张蓉荣、蔡贻辉 来源:电气公司 字号:

11月28日凌晨30分,由济南铁路局电视台、济南铁路局报社、新媒体平台组成的媒体团队深入通号工程局集团电气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铁视频监控补强及光缆工程施工一线,展开现场采访,对施工进度、技术亮点等进行了相关录制,对主要工艺创新、关键工序等作了图片拍摄。

京沪视频补强项目是中国通号完美打造京沪高铁通信、信号、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后,再次为世界上第一条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增加视频监控系统。该项目全线长1318km,全线共计24个车站,路基地段235.06km、桥梁救援疏散通道310处、电力分相视频监控补强,路基段两侧各敷设1条24芯光缆和电缆。通号工程局集团电气公司主要负责视频采集点补强、24个视频接入节点扩容改造、数据网及传输改造、通信线路、综合布线系统及通信电源系统改造等施工内容。

在枣庄至滕州区间,媒体团就工程概况、施工作业情况、安全卡控措施等作了详细了解,有针对性地对通信光电缆敷设、光缆接续、设备安装等进行了重点拍摄,并对京沪视频补强全线整体建设情况、工艺创新以及在施工中有哪些亮点等内容向电气公司施工项目负责人作了详细询问。

京沪视频补强项目属于天窗点内三级施工,每天施工时间在凌晨0点30分至4点30分,全线30余组作业队,近千人同时展开作业,遍地开花。由于工程点多线长、天窗批复少、作业面大、计划调整多等诸多不利,安全形势极其复杂。

自开工建设以来,通号工程局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临施工现场检查指导,积极协调各方,组织分配资源,严格按照业主单位的总体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制定周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结合要点施工方案,制定多项应急预案;结合重点监控和卡控点,制定详细的安全质量保障措施;强化技术交底和施工总结,严格执行“一事一议、一事一案”;严把物资质量关,对原材料按规定进行取样送检,确保工程物资质量;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经常检查,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气公司积极开发和选用先进的施工装备和管理手段,突破了以往布放槽道内电缆的模式,采用“穿针引线”的方法,通过使用穿线器、绳子、通信光电缆、再运用滑轮配合的方法,减少了电缆的磨损,减少了阻力,保护了线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项目部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质量标准、自身标准,特别是在安全施工、行车方面千方百计确保工程建设万无一失,得到了业主和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11月18日,济南铁路局济南通信段发来的表扬信中指出,自京沪视频补强项目开工以来,电气公司调派专业队伍,大力推进该项目的开展,实现在整个京沪高铁所辖的北京铁路局、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局范围内首日开工。从10月10日天窗施工以来,完成了800多公里的光电缆敷设,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十九大期间的安全维稳工作作出了贡献。并在铁总及京沪高铁专家检查中表现突出,得到相关领导的表扬,展现了通号品牌的专业性、规范性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通号工程局集团在既有线改造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出色完成了客运专线第一次技改大修--列控中心升级改造;优质高效的完成了海南东环视频监控补强工程、杭长高铁115公里视频监控补强工程、杭深线泉州至厦门北段综合视频补强工程,为博鳌论坛、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全力升级“安保”;实施了哈牡电气化改造全线350公里,28站信号系统全线告捷;进行了全国9个铁路局通信基础网4000多公里的既有线改造,实现铁路局各核心、汇聚、接入层及车站与路局之间业务承载和数据通信能力全面升级;开通了北京南枢纽、西宁枢纽、武汉枢纽、郑州枢纽等多个改造项目,全部实现安全正点。

截止目前,京沪视频补强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计划12月底初步达到加电调试条件。京沪视频监控补强系统作为保障高铁安全运行的“千里眼”,它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高铁安保、反恐、应突的能力,为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浏览次数:79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