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随着缓缓拉开的窗帘,映入眼帘的是被大雾弥漫住的层层山峦,随着远眺的目光,山峰叠嶂起伏,直到隐约不可见,与天一色。深秋的湘西,同我家乡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漫山遍野的金黄,没有树叶飒飒飘落的声音,没有麦场打麦的急切,没有梯田赶牛翻地的喊声,却有与盛夏无异的深绿,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有背着竹篓赶集的悠闲,有鬼溪潺潺不绝的流水声。
走进湘西,有乾州、凤凰等历史悠久的古城;有墨戎、德夯等充满神秘的苗寨,这些地方将湘西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古城里,青砖瓦房,掩映在古树中,依山傍水,飞檐凌云,活像一幅水墨画。古城里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两旁,古树蔽日,鸟雀争歌,不时也有背着篓子途经的妇人,她们身着苗衣,脸上洋溢着温婉的笑。铁索桥下潺潺的河水、河上飘着的小船、河道沿岸古色古香的一排排木屋、淅淅沥沥的小雨、偶有稀疏的人影,这里是与世无争的。像周杰伦歌里写的那样,天青色等烟雨,这里不是江南,但胜似江南。苗寨里,吊脚楼层层叠叠、排列紧密、清一色的木制结构,暗红色的墙漆透出了苗寨的古老及神秘。每栋房子的檐角及屋脊的中央都雕着鸟兽状的装饰,那些鸟兽装饰经过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样子极为逼真,仿佛轻轻呼唤一声它们就会临风起舞,奋翅高飞。苗寨古巷里光滑的青石板、古老的木屋,还有那穿着对襟衣,头上绾着青丝帕,嘴内叨着竹烟管的苗族老人都氤氲着满是世外桃源的气味。
来到湘西已三月有余,这里感受不到魔都陆家嘴的繁华,体会不了北京地铁线的拥挤,却有沁人的空气,有淳朴的民风、有草色入帘青的静雅;但印象最深的,不是古城苗寨,不是林木葱茏,而是新建张吉怀铁路的长大隧道-吉首隧道。
吉首隧道,是新建张吉怀铁路为数不多的十公里以上的隧道之一。隧道全长12.164公里,24处洞室,56处过轨,这些数字,对于开展接口调查两个多月的我来说,已铭刻于心;每一处洞室,都进去勘察过;每一处过轨,都亲自试通过;以后必然还要多次接触它,尽管走一次身心俱疲。
初见隧道,被它黝黑的洞口惊叹,里面传出阵阵轰隆声,便知这是站前作业队在施工。进入隧道,随着离洞口越来越远,光线越暗,寒意越浓,让我不禁想起了灾难片《隧道》,在救援队克服重重困难的同时,主角凭着信念与经验顽强存活。甩开这些不合时宜的想法,加快向前走去,不久便来到了发出轰隆声的地方,看着他们在尘土飞扬,满是积水的隧道里干活,自己的工作环境相比就好多了。隧道里感觉跟外面是两个世界,黑暗、寒冷、断网,只有不知道从多远传过来的轰隆声,提醒我们并不孤单。与同事一起,时间过得快,走路也快,边走边测量、记录大约过了七、八个小时,看到了远处洞口。这对于已经身乏体累的我们有太强的吸引力了,也大概明白飞蛾那么向往光明,心里暗下决心回去定要洗个痛快的热水澡,好好的休息一下。
洞口的两边是新做的草坡,前方是己戎隧道的入口,远处是深绿的山峦,山脚延绵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山峦与天相连,耀眼的阳光从白云边逃逸而出,令人不禁眯上了眼。当眼眸开始习惯了明亮,会不由自主的惊叹这与几个小时之前无异的风光,当你仰视那广阔而纯粹的蓝,心便化为清澈的湖泊。
湘西是我人生画卷的重要一景,对于刚上班的我来说,初次参加新建张吉怀铁路的施工将会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经历;艰苦的条件同时也磨炼了我坚韧的意志;作为人生中新的征程,愿,公司与你与我与他,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