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中旬,西信公司继电器车间供磨万出口铁路项目及内马出口铁路项目的继电器装车发运,这是继电器数字化车间产线硬件、软件管理系统完善运行以来的首个涉外项目,车间以精益求精、铸造精品的理念,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以提升高质量产品服务为理念,为公司推进海外项目奠定坚实的产品基础。
数字化控制夯实基础
利用计算数据技术控制生产流程,夯实工作基础。自11月5日,接到西安经营中心供磨万出口铁路项目及内马出口铁路项目继电器的供货需求以来,车间与制造部、物流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依靠MRP、MES产线系统和车间配料超市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完成从生产计划下达、计划梳理核对、物料配套信息确认和产线订单排产等一系列工作,确保订单准时化有序生产,满足供货需求。
精益管理,展现“西信速度”
利用精益化管理工具,统筹协调,合理规划,以最优的生产模式,最快的生产效率,展现西信制造的“中国速度”。一是柔性生产与单件流的有机结合,让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生产,实现从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生产过程,零件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贮存,按节拍“一个一个”地流动下去。利用配料超市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物料的精准日配送,减少生产等待时间。利用“OPL”模型和“三三三配置”模型实现人员技能的多元化,实现人员复用,为单件流生产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人员保障。二是TPM管理有效推进,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行,通过建立完善AGV、智能机械手、RGV和集料专机等智能设备的维修问题库和维修信息数字化二维码的制作,让车间的每一名员工,只需要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时读取设备故障状态和相关维修方法,实现设备的全员维护,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为准时化生产提供设备保障。
“零缺陷”管理保驾护航
以零缺陷管理为契机,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确保产品质量零缺陷。车间“零缺陷”管理实施以来,技术组着重对产线质量追溯系统进行了完善,通过将排班信息与产品追溯码绑定,实现工作者与产品的绑定,通过完善产品故障码,实现继电器故障信息线上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自动生成统计报表,便于统计分析,及时处理相关质量隐患,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将防伪码与成品码进行绑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管理,为产品过程管理、质量追溯和质量提升提供了系统保障。
车间在保证正常生产任务的条件下,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2682台磨万及内马出口铁路项目的继电器生产任务,整个生产过程中,从物料工位智能配送、柔性组装、人机协作、数据采集及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质量追溯,无不展示着西信公司继电器车间制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一批有“身份证”的继电器将出口老挝、肯尼亚,以中国标准服务于国际铁路运输网中。
在“一带一路”的契机下,“中国造”的使命落在每一个中国企业的肩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西信公司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