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柯晓宾、邓宇荣获“辽宁工匠”

发布时间:2020-03-23 作者:崔立峬 来源: 字号:

  

近日,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职工柯晓宾、邓宇双双跻身辽宁工匠百人团队,荣获“辽宁工匠”称号。此前,他们二人已荣获“盛京大工匠”称号。

日前,辽宁省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提出,每两年将在一线技术工人中命名奖励100名“辽宁工匠”,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以“辽宁工匠”等工匠群体为代表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高技能领军人才包括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和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以及以“辽宁工匠”、“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辽宁工匠”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评委会评审,可直接获得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职工柯晓宾、邓宇做为一线工匠的代表获此殊荣,是他们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中国通号员工敬业精神在辽沈大地的绽放。

柯晓宾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她扎根一线,用高质量的产品性能编织高铁“大脑”和“神经中枢”;她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入选国务院国资委 “百名杰出工匠”培养支持计划、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柯晓宾作为中国通号“高铁工匠”的优秀代表,在京沪高铁、青藏铁路、哈大高铁等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多条高铁上贡献了青春与热血,默默无闻的工作、勤勤恳恳的奉献,用优质产品保障着高铁的安全运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中国高铁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近三年,柯晓宾带领班组坚持开展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开展各项管理活动40余项,涉及安全、环境、健康、效率、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019年,现场用户反馈维修继电器缺少专用工具的需求,她带领她的团队研制了继电器组装、调整专用工具,27种专用调整工具大大解决了现场用户的难题,目前这些专用工具已申请6项专利。在处理继电器接点工序中,她改进了继电器接点的擦拭方法,将接点擦拭时间由原来的155分钟缩短至26.4分钟,全年共计节约费用约7.4万元,该方法已被纳入继电器作业指导卡片,并获得铁道行业优胜奖、辽宁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通号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沈阳市命名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不足2年的时间里,工作室攻克生产疑难问题项12个,取得创新成果30余项,申请专利6项,团队成果获得国家级成果5项,省部级及铁道行业成果5项。

邓宇是沈信公司首席高级技师,曾担任沈阳市铁西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授予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邓宇创新工作室,由沈信电子中心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一线员工及技术组人员组成,在日本高安全系数信号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生产中,带头人邓宇创造调试维修奇迹近万余块印制板组零故障;在高速铁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地面应答器研发生产过程中,首创“仪表数值”调测法,并编制“容值查询调测表”,有效降低调测难度,提高调测效率近60%;编制了《QJK-JS型区间综合监控系统板组故障维修准则》;制作DS6-60联锁板组自动测试机柜,从测试到数据收集均采用程序控制,开创了机柜调测的新方法;邓宇带领团队研制开发了“铁路信号控制继电器单板自动测试台”,实现八块印制板同时调测;研制了“TYJL-II计算机联锁板组自动测试台”,使繁琐复杂的手动测试简化为一键式操作。邓宇创新工作室研制的“便携式电缆测试仪”,实现了两种电缆的自动测试功能,大幅提升了电缆的生产效率。

成绩浸透汗水,担当挑战未来。持续和传承是企业发展不竭动力,让“工匠精神”凝聚团队,撑起中国通号振兴民族产业的脊梁,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浏览次数:36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