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通号工程局集团智慧工地暨BIM应用研讨交流会圆满结束,会议观摩了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经理层工作)金广宏、副总经理徐国斌出席本次会议,工程局集团各单位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观摩会。

本次会议由工程局集团副总经理徐国斌主持,各单位对“BIM+智慧工地”的在各类项目当中的运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看法,就下一步BIM在各单位项目的实施做了汇报和打算。

工程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主持经理层工作)金广宏对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BIM+智慧工地”建设表示肯定,他表示这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充分体现,是工程项目职能建造的体现,是班子和项目班组担当的体现,并就工程局集团本次观摩会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出安排:
一是加快推动BIM技术应用,以及智能工装、智能建造等创新成果在各单位的普及推广。二是积极开展工程上的科技创新,培育和孵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三是考虑把科技创新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产业规模,拓展工程局的产业链。四是配好人才、用好人才。逐步形成专业型研发团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在工程管理上,考虑使用这些新技术用于工程精益化管理。六是在施工安全质量方面,考虑技术防护措施的创新。

金广宏同志强调: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大经营格局,进一步增加经营奖励办法,努力塑造房建、市政和铁路共享经营机遇的格局。各单位班子、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鼓足干劲,依靠广大职工,为广大职工创造起干事创业、干净担当的工作环境,激发起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拼劲、干劲,为工程局的发展、广大职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最后,徐国斌同志做了总结发言,他肯定了2020年度工程局集团各在建项目在疫情影响下,克服困难,取得了一定成绩,落实了两个力争。2021年,各单位要继续围绕在工程局主要领导的周围[m1] ,精心谋划,开拓创新,为完成年度任务打好基础。

本次观摩会针对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BIM+智慧工地”进行了现场观摩,该项目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是央企践行责任和担当的举措,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协同发展。该项目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6栋标准厂房和1栋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二期建设16栋标准厂房和1栋高层厂房。项目总用地面积136.71亩,总建筑面积184302.25㎡。该项目的“BIM+智慧工地”将工程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达到设计、施工、过程监控、信息采集一体化,从而降低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质量、进度目标的达成。

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BIM+智慧工地”风采!

智慧工地
AR智慧桌面系统,实现Revit、BIM5D、土建算量、钢筋算量、三维场布、模板脚手架、3DMax等软件的AR互动式设计和体验,达成BIM成果汇报、交底会议交互性方案交流、汇报的目的[m2] 。

全息体验柜的裸眼全息模拟技术,真实直观地展示了3DMax,Revit,BIM5D等软件制作的模型、施工工艺、方案等内容,保证了与各方沟通的高效性和正确性。

综合用电教育系统,以视频讲解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工人迅速掌握现场用电规范及安全用电常识。同时体验触电的感觉,了解触电后果,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虚拟灭火教育系统,通过3D互动游戏仿真的方式帮助工人认识各种火情的发生原因,学习各种灭火器的应用情况,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标识互动学习系统可以通过互动视频的形式帮助员工认识安全标识和了解相关安全危害,提高安全意识。用手触摸标志,即可出现该标志的说明及违反后果的动画演示。

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建模技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建立现场实景模型。将实景模型另存为DAE、FBX、3DS等格式,导入不同平台内读取实景数据,进行坐标、长度、面积等数据的测量;如需进行挖填方工程量计算,通过实景模型转化为地形在Civil3D中使用。

三维软件将现场整合模型展现于VR实景当中,并使用安全事件交互模拟完美地完成了安全教育全过程。通过这种HTC-VR头戴设备和广联达VR蛋椅实现了身临其境地演示效果,提高了员工的体验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智能识别测温系统,对项目来访人员进行及时快速的温度监测,进行温度测量及面部抓拍,对未按要求佩戴口罩的人员进行语音闪光暴击,辅助疫情防控人员对外来人员进行管控。

通过二维码技术将本项目的交底、方案、构件、机械设备进行信息编码,并将二维码贴于专属位置。只需要通过手机端扫描即可知道构件的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解决了项目技术、安全、质量等管理难题。

使用塔吊监测设备辅助塔吊司机控制吊臂,实时显示塔吊下方监控视频以及周边吊臂分布情况,有效防止吊臂及悬挂货物异常碰撞。

扬尘检测监控点位于施工现场主要入口,实时监测PM10、PM2.5、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现场数据,并上传广联达数字项目平台,形成时间曲线图,当施工现场PM2.5或PM10的浓度达到警戒值后有报警提示,对现场的PM2.5、PM10环境信息实现全天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动监测。

智能安全帽,将人员身份证,基本信息,特殊工种证书及照片与安全帽进行绑定,从而确定安全帽佩戴人员的工作地点和行为轨迹,可以客观公正地记录人员的工作状态。
智能烟感系统可以对烟雾探测器组的状态实现实时采集、远程复位、消音等功能,可以通过广联达数字项目平台将火情及其隐患状态第一时间推送至管理人员。将智能烟感的状态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更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动态管理。

通过视频监控和周界防护系统,对项目现场周界入侵进行识别,分析及预警。识别危险区域(如深基坑周边、临边洞口)和特定区域等是否有人员未经允许擅自进入,有异常侵入时,现场声光报警,并将报警数据同步推送至平台。既可以防止现场物资被盗,也可以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场所,避免各种潜在的生命财产危险。
BIM应用
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建筑结构应用方面,通过对前期三维场地布置、材料管控、进度模拟、外架搭设模拟、模板支架模拟、模板设计优化、BIM虚拟样板、砌体排砖、钢筋深化、安全防护分析等环节的BIM应用,形成了详细、准确、直观的数据依据,为现场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把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为BIM在进度模拟的应用 图为BIM三维布场的应用

图为BIM在钢筋深化的应用 图为BIM安全防护分析的应用
在建筑机电应用方面,通过对机电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和图纸深化、卫生间套管精准预埋、管线优化、机电材料统计、施工工艺动画模拟、机电管线分段、净高分析等方面的BIM应用,为现场施工精准定位,提供数据支持,达到减少损耗、减少返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观感质量的目标。

图为BIM在机电管线综合应用 图为BIM在管线优化的应用

图为BIM在施工工艺动画模拟的应用 图为BIM在净高分析的应用
协同管理
在协同管理方面,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利用技术BIM信息集成的优点,从进度协同管理、技术协同管理、安全协同管理、质量协同管理、劳务协同管理、资料协同管理等方面建立了系统模型,打破项目相关的人、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提升了项目的协同工作效率。

图为多方协同管理

图为进度追踪 图为技术决策分析

图为质量追踪和整改
硕果累累
2020年9月22日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成功承办的钦州市“质量月”观摩会,并获得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报表扬。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2020第三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BIM实施》荣获“工业与民用建筑-优秀奖”。

由广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发展联盟、广西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广西勘察设计协会、广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广西建设教育协会决定联合举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八桂杯”BIM技术应用大赛,《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施工BIM应用》荣获建筑类施工组二等奖。

2020年11月,台湾中小企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荣获钦州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的荣誉称号。

以创新力提升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通号工程局集团将在智慧工地暨BIM应用领域进一步完善,继续秉承科技先导、精益求精的先进理念,助力工程局集团在管理项目中提高效益,实现精益化管理,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