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由股份公司主办、西安工业集团承办的中国通号劳模创新工作室考核暨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主要对股份公司级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阶段性考评,全面总结各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创新工作,加强各企业的相互学习交流。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通号工程局、上海工程局、电气化局、北京工业集团工会主席、6个股份公司级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及主要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股份公司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张开湘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股份公司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新形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通过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每个职工有出彩的机会。近年来,中国通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覆盖了通号各个企业。


此次参与考核的6个创新工作室分别是通号研究设计院“江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北京工业集团“重锐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田源劳模创新工作室”,西安工业集团“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 上海工程局集团“孙延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刘金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涉及了研发、生产、工程建设各个领域。考核由6位创新带头人分别进行了工作成果汇报,评审组分别进行提问和打分。最终,西安工业集团 “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考评成绩第一名。柯晓宾表示:我们有一个团队,从多个角度来支持工作室的运行,从公司工会到基层工会,从公司行政到生产中心,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室成员都通力合作,各司其责。
考评结束后,各企业工会负责人讲述了创新工作室对企业发展、职工成长的重要意义,认为本次会议开拓了工作思路,细化了工作方法,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与会人员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总体目标、相关制度、日常工作、成果总结,努力方向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各工作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一致认为要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企业的“智囊团”、“人才孵化器”和“创新方向标”。通过劳模引路,使更多的职工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光发热,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成就职工个人学习成长的愿望和企业技术革新、质量提升的目标。
28日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对沈阳铁路局车辆段的“王吉源劳模创新工作室”、动车段的“云鹏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沈信公司“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摩和听取几位创新带头人的经验讲解,促使大家找差距、抓落实,做深学细,开拓未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新局面。
股份公司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张开湘表示:各基层工会和创新带头人要认真执行标准办法,严格把控工作方向,深度思考研究方法,着力实施成果转化。考评的目的是督促和提醒大家,一定把创新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要常态化,动态化开展创新工作室提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