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暮然回首,我已28岁了,而这通常是一个退团的年龄,或许还意味着自己的青春即将离去。面对这即将逝去的青春,我不由回忆我少儿和青春......,我的青春和我们的团。
当我还是少先队员时,在耳濡目染的学校理想教育下,我对共青团有着些许的崇敬和向往,还记得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上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青年的故事。
当我写入团申请时,回想那感觉是多么的兴奋和认真,申请书上的字写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心里还似乎有些许担心,生怕学校团委不批准。
当我初中第一次获得优秀团员证书时,特别高兴,心里琢磨还是团组织英明,认为我是优秀的,那证书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和认可,记得高兴了好几天,甚至还偷偷地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当我获得优秀团干部称号时,当我做班长组织活动时、当我获得励志奖学金时,当我创建社团时、当我获得校园某某大赛特等奖时,我才逐渐意识到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其实一直有着团组织的身影,因为很多活动都有着团组织前台幕后的推动和策划,其实团组织一直在关注着我们每位青年的成长成才,并且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一直在努力着,即使工作以后,单位的团组织也是在围绕服务青年、服务企业来开展活动。
当我工作后出差来到上海,站在渔阳里团中央旧址门前时,看着那幢砖木结构的的老式“石库门”房子,那是一幢老上海具有近代文化标志的海派建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不禁让人驻足凝思……在旧址纪念馆里通过舞台模拟的小场景再现,我看到了创建时的艰辛,仅仅是依靠思想的武器去奋斗、去唤醒和引领青年,引领社会青年怎样做出对时代更有意义的事,就这样团组织在曲折坎坷而充满正能量的路上走过了90多个春秋。
当我进入中央团校学习时,我更加坚信团组织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组织,因为它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春之歌,它的成员永远都是一代一代的青年人,所以注定这是一个永葆青春的组织。青年垦荒队、上山下乡、新长征突击手、学雷锋树新风、星火计划、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大学生“三下乡”等等不同主题的活动分别唱响了团组织在不同时代的青春“最强音”、青春“好声音”。
当我成为公司团委书记那一刻,当我策划团的活动时,我就一直琢磨通过怎样更好的形式才能让团组织更具活力,才能更好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才能让大家对组织若即若离感觉变得更加亲近、凝聚。
当我买回崭新的团旗时,抚摸着鲜红的旗帜,心里感觉沉甸甸的,不仅因为它是团的象征,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我要作为接力者,要扛着这面旗继续向前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到工作,团组织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不曾离去,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有时从心理上淡化、疏远了组织,有着若即若离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团和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天然的联系,只要我们慢慢回忆一下,发生在各自身边的事,就会发现:团组织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成才,直到目送很远很远、直到我们有所成就。
就像一首歌所唱到的:“一颗心在风雨里,飘来飘去,都是为你,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就算是为了分离与我相遇……”,就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来回忆那些青春的故事吧。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