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归家情绪难耐。
不足半月,即将迎来农历新年,大家都早早地掐指盘算着归期,电话那头总会传来问候与期盼。“你抢到火车票了吗?”“东西都收拾利索了吗?”“赶紧回来吧,我灌了香肠,熏了腊肉,今年是最后一年吃自家的纯手工腊肉香肠了,消防局下了通知,以后都严禁搞这些了……”只可惜我任务缠身,还不能即刻启程回家。
按照公司的放假通知,待我回到朝思暮想的重庆老家,该是快到年的时候了。心里嘀咕着:不但不能为父母分担什么,就连回家吃的零食都要父母一一备好,心里不免感叹起来。
自打我工作、特别是结婚以后,跟家人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一年中和他们相聚的日子也就十来天的样子。这一次听说我和老公回家过年,可把老两口高兴死了,也着实累坏了老两口。又是熏腊肉、灌香肠,又是杀鸡宰鸭……每天母亲都会打来电话告知今天又置办了哪些年货,每每勾得我垂涎三尺。年味儿就这样在母亲的电话中越发浓厚了,但却总被手头的工作带回到现实。弟弟在电话那头欢呼“耶,姐姐回来了,我早就看中的那个玩具可以到手了……”我的心再也按捺不住涌动,恨不得立即飞回到那心驰神往的山城。
这两年的春节都是在安徽婆婆家过的。节前的忙碌和节后高密度的访亲串友,让满桌子的绝美佳肴硬是难以下筷,经常是只想倒头大睡个几天几夜。虽然作为女流之辈,我不用一杯接着一杯喝个干脆,但入乡随俗又无法适应的一些繁文缛节也着实累坏了我。所以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家乡的那种安安稳稳的陪在父母身边,唠唠家常,谈谈今年的想法,规划点家庭集体活动,再陪着父母串串门,走走亲戚,巩固一下家族感情,感觉这样更自在些。年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酵,已浓郁为岁月的佳酿。青涩的童年记忆中,老家的年味儿才是原汁原味儿的。只字片语难以描述我对家的思念,这乡愁顷刻间跃然纸上,道尽苦楚,直捣心房。
离去的2014,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一股脑涌上心头。四季的洗礼,琐事的纷扰,越发的让我成熟,学会了感恩与怀念。从《时间都去哪儿了》开启新年新气象,到了岁末,还是那段旋律。清晰地记得2014年的头一个月是在吐槽央视春晚中度过的,冯导大打亲情牌,可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只是年末再长叹一声“时间都去哪了”。匆匆的2014,也是我来到天津工作的第一个年头,我无时无刻不在适应着新环境,饱含激情去完成领导赋予我的任何一项工作。2至5月跟着谷老师虚心求教,他教我逐步掌握了新闻写作技巧,跟通讯员沟通联系、建立感情的秘诀,小心翼翼中寻求自己的工作方式,因为干宣传工作,我告诫自己要时刻怀揣斗志,蓄满能量,热情似火,不辞辛苦;5月在甘青和中南通道帮着筹备标准化交流会的相关事宜;十一月又奔赴厦深,录制厦深创优视频资料……这几个月的奔波忙碌,我收获颇丰,无论是写作还是处事都稍有长进,印证了那句“笨鸟先飞”的箴言。
马年,只剩下最后的十来天!感谢这一年来的收获,这是全部汗水当之无愧的奖赏;感谢这一年的辛苦,这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阅历;感谢这一年的尚不如愿,这是下一年必须努力的理由。马年,或许我走得不够快,但一直未曾停下脚步;羊年,或许有些紧张,但我愿以百倍努力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