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马骋总经理因操劳过度而身体严重不适,集团为他在上海奉贤(我的家乡)找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边治病、边调养身体……
这梦是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吧。
记得8月22日上午十点多,一位同事电话告诉我:马总……我当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噩耗真的发生了。
马骋同志走得太突然,走得不是时候。通号事业还需要您引领,通号集团还需要您掌舵。
我记得最近一次陪马总到现场检查工作是2011年4月下旬。当时马总风尘仆仆到京沪高铁南方段平推检查安全质量工作。他深入现场一线,到虹桥枢纽、南京枢纽的通信、信号机房等核心部分仔细察看。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了解联调联试后机房各种设备运行正常与否、情况如何。他对在场的每一位工程施工和技术管理人员再三嘱咐:京沪高铁无小事,要时刻关注工程项目的各种情况,安全上务必万无一失!
回想和马骋同志一起工作的日子,我和他第一次认识时,他还在设计院当领导。当时工作上的接触有限,也仅仅是认识而已。但自从他到通号集团当领导后,随着工作上接触机会的增多,我对他的了解认识也逐渐深刻:
他工作干练,作风深入。马总经常到所属的基层一线单位检查指导工作。虽然是到基层,但他往往要求陪同人员“少而精”,汇报工作也不用“穿靴戴帽”。到现场时,他往往抓住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与有关领导和现场人员积极展开互动,不仅认真听取现场同志的意见建议,同时也对关键问题做出指导。而随着交流的深入,许多现场比较急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他平易近人,心系每一位通号员工。在现场,他多次强调要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扎实做好对职工、包括民工的安全教育,提高现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职工生命安全,保证在建项目万无一失,不出任何大小事。每次到现场一线,他总是给现场的每位通号员工亲切的慰问与感谢。往往有些年轻员工在现场与马总见过面后,再次见面马总往往都会主动与他们打招呼,甚至都叫得出他们的姓名。这些年轻员工在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的敬佩:这么一位高层领导,工作这么繁忙,还能记得住“一面之交”的自己。
他严谨务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专家型领导。他不仅在工作中善抓关键,同时也注重细节。每次到现场,他都与现场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专家仔细交流有关问题。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京沪高铁建设期间,他要求:要根据不同情况和现场实际,对关键环节、关键设备、关键部位进行深入检查。要认真反思过去曾经发生过、产生过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确保曾经发生过的问题不再发生,进一步提高能力水平。他多次强调要加强集团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树立通号一盘棋的理念,相互帮助、紧密合作,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充分发挥通号集团“三位一体”的优势。这些要求对我们的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我所知:近几年来,马总的节假日都在基层单位和现场一线的员工共同度过,很少顾及家里的事情。从京津、武广、沪宁、到沪杭和京沪高铁,我都记不清马总来现场多少次。他每次到现场不仅给一线员工带来了真切的慰问和关心,同时更带来了为通号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希望。
多年来,马骋同志为通号集团的发展日夜操劳,经常夜不能寐。在交谈中,他也曾经感慨透露:往往凌晨三、四点钟就醒了,或是思考重要事情,或是起草重要工作报告,或是……确实,从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到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从市场的开拓创新,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从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再到人才团队的培养,马骋同志都坚定地引领着通号人扎实工作、勇往直前,实践着励精图治、产业报国的理想!
马骋同志一贯低调做事、做人,但他是一位大写的“人”——他为通号事业、民族产业鞠躬尽瘁。马骋同志永远活在通号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