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总走了,可他的音容笑貌却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与记忆之中。
和马总初识,是在2005年通号集团工程系统改制方案起草圆桌会议上。当主持人介绍到我时,马总打趣道:“卫生,你的名字是不是有什么出处吧。”我回答“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市里大搞卫生,于是亲朋说,就叫卫生吧”。“你们都是来自施工一线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改制方案起草就拜托大家了。这一段时间,要工作好、生活好、休息好、别过力,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找我”。朴实谦逊、平易近人,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心贴的近了,初次相会给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与马总再次近距离接触,则是在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通信信号天津工程分公司施工工地上。
工程伊始,我见到头戴安全帽的马总,只见他从路基上下来,拉住通信作业队队长崔长超和信号作业队队长程立华的手再三叮嘱:拜托了!“京沪无小事”,一定要确保安全、质量、工期,随后他将两个作业队的安全员杨大闯、张德强揽到身旁,鼓励他俩“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哪个领导不支持你们的工作,就直接找我”。烈日下,我迅速拍摄下了这一镜头。
2010年12月31日元旦前夕的夜晚,在京沪沧州工地我再次见到风尘仆仆赶来看望员工的马总。面对着奋战在施工一线的通号员工,他动情地说:谢谢大家!大家辛苦了!明日是元旦,应该是阖家欢聚的日子,可大家为了工程建设没有回去过节,我非常感动。今晚千万别忘了给家里、给亲人打个电话报声平安,这是我给你们的任务。请转达我对大家和家中亲人的美好祝愿。”“集团发展靠大家,集团就是员工的家,欢迎大家有时间到集团来,祝大家新年快乐,日子越过越好!”真诚的祝愿,美好的托付,深深的一躬,温暖了节日期间坚守施工岗位员工的心。谢谢马总!
2011年4月20日,工程开通在即的关键时刻,马总又一次来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质量检查,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他要求施工项目部“要对照安全质量标准认真进行检查,不能遗留任何质量隐患和事故苗子;要敢于坚持制度,绝不违规或随意操作设备;要牢记历史,举一反三不犯第二次错误;要切记京沪工程无小事,对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大意和心存侥幸;要牢记责任,把好、把牢安全关,不能让任何一名员工受到伤害;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创建和谐的作业环境”。语重心长,这些话至今还时常在我的耳畔响起。
时下,京沪开通了,规划蓝图还在,可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通号战线失去了一位领军人物,通号员工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兄长、好兄弟。“一颗赤心奉献为民族通号事业振兴,两个务必践行是当今时代干部楷模”,我不知道这幅挽联出自谁的手笔,可是他却代表了我们通号京沪建设者的心声!
我是1969年参加工作土生土长的通号人。40多年来,我见证了祖国通信信号民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我由衷地钦佩马总描绘出的通号民族产业发展愿景和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信号集团”的胆识和志气;我由衷地钦佩马总高度的产业报国事业心和责任感;我由衷地感受到马谦逊待人、身体力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回想往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马总走了,但殷殷嘱托犹在身旁;马总走了,但他为振兴通号民族产业的身影永存通号人心中。
告慰在天之灵,励精图治产业报国生生不息。
马总,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