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防震棚

发布时间:2010-09-10 作者:梁克勤 来源:中国通号网 字号:

我第一次住防震棚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那年我才8岁。虽然当时大人们对于地震的恐惧不亚于今天,但那时由于我年纪小,再者唐山大地震对我们老家的余震波及远比这次汶川大地震轻的多,所以我除了感到新鲜好玩之外,倒没有感到怎么害怕。只是那年由于阴雨天气持续一月有余,加之农村条件差,我和好多孩子身上都潮起了水痘。

这次住防震棚理所当然就是我生平第二次,而且比较刻骨铭心。

本来我对“5.12”汶川大地震“强悍”波及天水致我于楼房剧烈晃动中揪心等待近4分钟之久就心有余悸,再加上刚满十岁的女儿因一人独处六楼亲历地震波及格外惊恐而倍感后怕,尤其是当天晚上震感明显的余震愈加加剧了我对地震这位“不速之客”的疑心。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四天晚上,我于家中正准备吃饭,突然听见小女在靠近马路边的窗户跟前大叫:“爸爸,你快来看。”这一声叫,差点没有把我的心喊出来,我以为又地震了。却原来是在我住的楼下马路中间一个宽敞的三角花园边上有人撑起了四五顶简易小帐篷。

第二天我就拖人从兰州花280元带了一顶迷彩小帐篷。虽然小了些,但一家三口还是勉强能挤下。女儿自从我们有了这个防震棚以后,说啥再也不回家也不去姥姥家住了。从16日倒18日我都是晚上把帐篷撑起白天收回。19日中午我正想在家躺一会儿,突然发现三角花园边上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防震棚突兀林立,将三角花园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很纳闷,就让爱人和小女看。聪明的小女爬在窗户跟前一看就大声嚷嚷开了,“爸,你还不快点下去抢地方,这么多人突然都搭帐篷,肯定是有情况(指地震)。”我二话没说就提着帐篷下楼了,找了一圈也没个空地,最后还是跟我住一栋楼上的人家给我腾了一块地方将帐篷撑了起来。

我问同楼的住户,“怎么突然就都搭起了防震棚?”

回答说,一方面是大家发现市上领导的家属都在搭帐篷,另一方面有人收到短信说近几天有大余震,所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效仿一个就都搭起了棚子。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我就看到了甘肃省地震台和省、市两级政府关于“5月20—22日在四川青川南坝区—甘肃文县碧口间可能发生6—6.5级余震、请做好防范准备”的公告传真。其实那天我就有想写点关于致汶川地震死难同胞诗歌的念头,我来的比较早,正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准备动手,突然接到门卫打来的电话,声音很急促地说:“请你赶紧下楼,办公楼现在不准人上去。”于是又致我心慌,我赶紧关了电脑跑下办公楼。

等工厂领导在外边紧急开会做了放假避震和安排值班等事宜后,我分明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和“忐忑”甚至还有“惊恐”。等我给公司党委工作部杨部长和赵主任打电话汇报完这一情况回到三角花园地带时,发现在我们的防震棚之外又多了一圈防震棚,而且还有人直接将棚子搭在马路边上,最后实在没有地方了,就有人索性将棚子搭在我们住宅楼的下面或者正在修建的楼房的围墙下,而且是什么样式的都有。还有的人将大客车和大货车开到公路边上搭上棚布就直接是一个大的可供十几个人居住的大防震棚了。

今年天水的天气总是昼夜温差很大,相差15、6度是很正常的事。别看白天挺热,可到了晚上帐篷里却很冷,尤其是后半夜,不盖厚被子会冻得人直哆嗦,有时早晨起来由于雾气大,帐篷里一摸到处都是潮乎乎的。不过,比起那些只铺点被褥和凉席睡在光光地马路上或草坪里的人来说,睡帐篷的人已经算得上是“星级”待遇了。

随后的日子,我们简直就是有家不敢回,虽然住帐篷让我们心里暂时觉得踏实,可上厕所却成了问题,没办法就跑到工厂家属区的公厕或者附近菜市场的公厕去花钱解决。

吃饭就在外边买着吃。5月21、22日两天如果稍微到饭馆去的晚一点,连一口面汤都喝不上,无奈只好就着矿泉水吃一点从超市买的零食凑合。

公告防震的三天却没有震,23日这天政府就解除了临震预报。我们硬着头皮于24日晚上回家睡了一晚上,结果25日下午四川青川就发生了6.4级余震,26日人们还心有余悸,27日下午在半小时之内四川青川和陕西宁强就接连又发生了两次5级以上余震。原本打算拆掉帐篷回家居住的人们又都纷纷跑了出来,天水市每个居民小区的花园边、中心广场、河边、马路边的帐篷在一夜之间又多了很多,看着花园四周矗立的座座高楼,再看看被大小帐篷拥塞地密不透风的花园,本来安全的地方也显得不安全了。

唯一让人心安的就是天水这段时间的雨水比较少,帐篷里虽然潮点但不至于很湿。可6月6日凌晨4点却突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一场暴雨出人意料的倾天而下,好多人的被褥结结实实被暴雨淋了个透。我的被子由于帐篷上边加了塑料布未淋着,但却被雨水从下边“入侵”给浸泡了个透。即便如此,晚上更换被褥也得坚持在帐篷里住,万一震了怎么办?

后来,我们虽然慢慢敢上楼了,但还是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快上快下。小女更是警惕性倍高,不管是我上楼还是爱人上楼,她总要叮嘱让我们动作要快点,跟个小大人似的。更为可笑的是,她还在客厅的地板上和卧室的窗台上专门用两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咀对咀地叠起来,说这样一旦有哪怕很小的地震瓶子都会倒,可自从她放上瓶子,一回都没有倒过。每每上楼,她都跟打仗似的,嘴里念念有词不说,还一个劲盯着瓶子看。

说实在的,住在防震棚里,四邻帐篷里的各种呼噜声、说话声、小孩子的哭叫、嬉闹声还有半夜喝醉酒耍酒疯打架滋事的怪喊怪叫声,吵得人实在无法入睡。夜夜休息不好,每个白天还得上班。尤其是自从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家里的电脑就再也没有开过,习惯了晚上写东西的我每日都觉着把大好的时光白白浪费了,整天心急如焚,无辙,我只好借助手电光把想写的东西先在帐篷里用本子写好,第二天上班后再抓紧时间打出来校对修改发出。经常心想,这种有家不敢回的日子要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可想归想,日子还得这么一天天地熬着。

有天,朋友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灾区人民在余震中等待吃喝,他们想住房却没房住;天水人民在吃喝中等待余震,他们有房却不敢住”。一看到这条短信,小女和爱人就哈哈大笑起来,说她们觉得这条短信写得太真实了,这正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可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一栋楼上的人全在外边搭帐篷,我就是不想住也不行。

“5·12”之后,虽然接连不断的余震让天水市民不得不过起了“长期”的篷居生活,尽管在各式各样的防震棚里,人们尽尝了酸甜苦辣之“百味”,但是话又说回来,人的一生谁还没有个沟沟坎坎?有人说快乐往往总是与悲伤相伴而行,雨过肯定就会天晴。正所谓多难兴邦,苦难砺志。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微笑地去面对生活吧!因为我们坚信,灾难终将过去,明天依旧灿烂。

这不,就在我这篇拙文早晨即将打完的当儿,传来了天水市政府关于动员市民于近期拆除防震棚回家放心居住的喜讯。当然,我在高兴天水市民能过上安宁幸福生活的同时,我更加希望灾区的人民能和天水人民一样早日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浏览次数:205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