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男,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年限28年。现任中国通号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信号钳工技师,先后从事铁路信号道岔转换设备转辙机产品的工艺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等工作,还担任用户技术培训和员工技能培训等指导教师,技术水平和技术绝招在铁路信号道岔转换领域首屈一指,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项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爱岗敬业,追求卓越他具备机械加工和装配生产技能,立足本职、积极进取,28年来工作上兢兢业业,努力钻研道岔转辙机组装、调试技能,精通ZD6系列、ZD7型、ZD(J)9系列转辙机的组装、调试、维修等业务,熟悉各种转辙机的工作原理及各项指标参数。每年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27年来亲手组装转辙机近200,000台。同时,他作为转辙机实作指导教师,近年来为北京地铁、上海地铁、深圳地铁、长春地铁等用户进行了系统技术和专业培训,共计400余人次。重点传授了产品维修等实际操作技能,指导学员亲自动手拆解、组装,使他们掌握维修技能,确保了北京奥运会、上海博览会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安全。地铁公司学员普遍反映,津信学习,不虚此行,刘师傅让我们学到了真功夫。每次培训后,他特将联系电话留给广大学员,以备在地铁现场遇问题进行技术交流,节省了处理问题的宝贵时间,保证行车安全。为此,北京地铁维修项目部等用户特寄来感谢信,对他的技能和态度给予高度肯定。二、用心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他积极参加国资委和通号集团公司举办的相关各项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在认真备战的同时,还不忘与参赛选手进行技术讨论、经验交流,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通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目前,青年职工及新职工居多,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尽早成为生产骨干,刘艳华同志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及周六日,放弃休息,将很大精力投入到对新职工技能的传帮带中,将几十年的转辙机组装调试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近年来他培养出的徒弟都成为班组中的生产骨干,其中一人成为班组长;其中有一名徒弟参加了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信号钳工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三、开展技术攻关,精心参与质量改进随着高铁产品的升级换代,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他积极向技术人员学习、请教,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切身体会与技术人员交流,积极参与技术革新,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被采纳,为节省时间、减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积极参加车间QC小组活动和五小活动,近年来发表QC成果1项,五小成果3项。他所参与的QC活动“提高ZD6主轴组装效率项目”,荣获了天津市2012年质量攻关优秀成果三等奖。为了更好的指导现场更换摩擦联结器,他作为视频制作的主讲人所拍摄的“ZD(J)9转辙机摩擦联接器现场更换视频”被评为公司五小成果奖。五小成果台钳口工装的改进,五小成果ZK4安全接点组钻夹具改进都被评为公司五小成果奖。四、参与高铁设备运营和技术服务工作,全心全意当好“守护神”他经常到现场进行产品售后服务,他的脚步遍及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放弃节假日休息,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但他毫无怨言。2012年度,他多次奔赴温福、福厦客专等现场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测试、技术指导,期间辗转15个车站往返行程5000余公里的路途,为700余台转辙机进行了拉力测试,指导维护80余台转辙机,在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同时,也提升了相关电务人员的现场处置技能。凭借极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现场服务经验,他可在现场测试条件不具备的情况
下,凭手摇感觉判断摩擦力是否合乎要求;凭听觉判断转辙机异常噪音的引发部位,并排除;他熟悉ZD(J)9电路原理,在短时间内找出故障点,及时排除故障,并且把解决故障的方法以及平时日常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告诉用户,避免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每次到现场工作,他都会给用户留下电话号码,方便故障的处理。用户经常通过电话联系方式向他提出各种现场发生问题,他都细心给与解答,使好多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同时也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正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技能赢得了用户的称赞,为中国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当好了“守护神”,为中国通号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