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硬件项目组在各级领导的统一部署及亲切关怀下,全面落实各项工作,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CTCS3级列控系统硬件国产化各阶段的全部工作、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及铁道部联合立项的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ATP产业化子课题的全部工作,硬件组全体成员严把产品质量关,优化工艺流程,持续改进创新,统一思想,应对挑战,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技术创新
(1)完成CTCS3级列控系统硬件国产化及国科项目ATP产业化子课题的全部工作
CTCS3级列控系统硬件国产化项目是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之一,对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方,在整个国产化过程中,硬件组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了国产化研究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为规模化批量生产发挥出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制配套检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针对ATP产品整机测试检测技术空白的实际情况,硬件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实际需求,自主研发了各类配套的智能检测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完善了产品出厂检测手段、降低了现场工程化难度、保证了产品在动车上的安装调试质量。
(3)推进列控车载ATP、RBC设备硬件国产化
自“ATP车载及RBC设备硬件国产化”通过了铁道部运输局会同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评审后,硬件组技术人员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国产化工作继续深入进行。2011年全年,硬件组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100多项,解决产品测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70多项,指导、协作生产车间共完成了152台列控车载ATP机柜的生产和调试。31台RBC、VIA机柜及维护终端的生产和调试,分别用于杭甬、宁杭、津秦、石武、合蚌等主要高铁线路。
二、质量安全管理
围绕2011年初公司制定的质量工作安排,硬件组及时制定了本部门的年度质量工作计划、质量目标并定期诊断,全年质量目标完成率100%。一是加强图纸文件完整率、有效性的自查,加强生产过程追踪,及时发现文件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发挥督促作用。二是持续进行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逐月分析产品测试一次通过率、生产过程报废物料数据,完成对生产过程的监视与测量,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三是工艺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注册质量工程师培训,其中一人获得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资格。
三、认证及其它
(1)IRIS认证工作
IRIS认证是铁路行业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铁路行业的标准。科研开发项目涉及到IRIS体系12个KO项中的9个KO项,新增要求多、难度大。硬件组以研发项目管理为主线,从关注全过程的KO项、KPI及过程衡量指标入手,到不断地加深理解、完善细节,为公司通过IRIS认证提供了支持。
(2)企标编写情况
2011年硬件组先后完成了TSRS设备、ATP设备、RBC设备共三部企业标准的编写和发布;另外TSRS设备及RBC设备均通过了铁道部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检验。
(3)获得专利情况
两年中,硬件组先后申报的7项科研成果均获得了专利授权,其中2项为外观设计专利,5项为实用新型专利,4项研发成果已获得了专利受理,其中含1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