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工程
详细信息

许钊谭:砺志笃行谱青春

发布时间:2014-07-02 作者: 来源: 字号:

许钊谭(右二)在项目部同工友们探讨配线技术 李少亮 摄

他个头不高,略显单薄的身材看上去抵不住北国的一阵狂风;他学历不高,参加工作时只不过才读了两年的中专;他年纪不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26岁的生日。可是谁又能想到就这样一位三不高的毛头小伙却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中国通号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上脱颖而出,获得了铁路信号专业亚军,被授予了“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4年,年仅18岁的许钊谭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出了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的大门。刚进入天津工程分公司第七项目部,就融入铁路建设大军参加了赣龙线6502电气集中工程的建设,跟随班组进行各站的室内外施工,从最初步的挖沟、放缆做起,开始了他的信号施工生涯。

没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工地生活的艰辛。许钊谭自小家庭条件优越,从未吃过苦,虽然到工地之前,有一些思想准备,但十几天下来,还是有些吃不消。两位同学乘机怂恿他共同去辞职,当时有些动心,但天生不服输的性格最终战胜了做逃兵的念头,他断然拒绝道:“既来之则安之,别人能干,我也能行。”

信号施工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能够熟练掌握并不容易。许钊谭深知自己的学历低,底子薄,“中专时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差距很大,我要从头学起,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要把他们的本领全部学到手。”许钊谭如是说亦如是做。白天施工时,他用心记下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过程,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在本子上做好记录,待现场小憩时,先乐呵呵的给老师傅们敬上烟,然后掏出小本子,一项项的跟老师傅们虚心求救,边听、边记、边问,不弄明白绝不罢休。晚上回到住处,研究图纸、学习各种标准规范,并与现场所学相互对照,反复揣摩,认真总结,做到融会贯通。

“小许这孩子,勤奋好学,又能吃苦,是棵好苗子。”“脑子灵,一点就透、一教就会,还有创新意识,我们都愿意带他。”“睡觉时都能提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问题,不给他解释清楚,不让你闭眼,都有些怕他了。”从老师傅们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对这位年轻人深深的喜爱与殷殷的希望。

通过众多前辈师傅们的传、帮、带和日常施工中不断的学习积累,不到两年,许钊谭便脱颖而出,成为生产中的骨干。

2006年8月份,天津分公司举办了各施工项目部全员参与的技术比武活动。开赛前,许钊谭信誓旦旦的向师傅们打下保票:“信号施工我已经从头到尾的走了一遍,各道工序都不在话下,这次比武,我一定能拿到好名次。”师傅们纷纷点头并为他鼓劲加油,只有工长王涛给他泼冷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结果真被王工长不幸言中,信心满怀、昂首挺胸走进赛场的许钊谭出来时好似霜打的茄子,各项考核勉勉强强的拿了个及格分,别说名列前茅,连个中等都占不上。“其实这些题目我都会,如果……”“别找借口,你一直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其实你什么都不会!”王涛的话犹如当头一棒让这个平日里被一群师傅娇宠惯了的小伙子泪流满面,扭头便跑回了宿舍。“是不是狠了点,他还是个孩子。”技术员陶连春心疼地说道。“骄兵必败,刚学会点东西就飘起来了,早该敲打敲打了。”

夜晚,一路顺风顺水从未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许钊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王工长的话犹在耳边。回想起自己这两年来走过的路程,扪心自问:我到底会什么?设备安装不如师傅们的精确,配线不如师傅们的标准,处理故障不如师傅们利索,一进既有机械室头就发蒙……原来自己真的什么都不会,充其量也就懂些皮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想着想着,浑身直冒汗。他翻身下床,顾不上穿鞋,一溜烟般冲进了师傅们的房间,对着王涛接连鞠了三个躬,郑重说道:“求您收我做徒弟,我要从头再来。”“想做我的徒弟可没那么容易。”王涛不冷不热地说道。“我一定不会再让您失望。”许钊谭斩钉截铁地回答。“呵呵!好小子,记住你说过的话,来吧,给几位师叔见礼。”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在信号施工中,每一道工序都包含了很多的技能技巧,要想做到得心应手,光靠师傅们教还不够,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磨炼,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总结积累,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工艺方法,正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但切记贪多嚼不烂,路要一步一步走。”师傅的话令许钊谭茅塞顿开,一扫平日年少轻狂之气,跟随着师傅从头学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踏上了他的成长之路。

2007年10月份,许钊谭负责了哈密站到达场信号改造工程的室内施工。哈密站是兰新线进出新疆的咽喉要道,经历过多次的施工改造,室内图纸多达4套,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小许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遇到问题不要怕,化整为零,逐一解决,就像打游击战一样……”师傅的教诲让许钊谭坚定了信心。于是先仔细研究联锁关系和所有设备的配线情况,然后在既有机械室里进行逐一核对,细致到每一根线缆从哪里进、出槽,何种颜色,走线架上在哪里拐弯。拆改配线是改造中的重要环节,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制定了在拆改配线端子上做标识、在线缆上做记号、组合架旁张贴拆改线用途等多重识别方法,并对每一位实际操作的员工进行详细的交底。通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安全优质的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确保了工程如期开通。由于表现出色,许钊谭在本年度被评为分公司先进工作(生产)者。

2009年年底,在兰新线乌精增建第二线信号改造工程中,许钊谭主持了昌吉站设计一类变更施工(站内增加一个货场,室内增加2个电源屏和5个组合柜)。为了确保既定的开通任务与变更施工不会互相影响,许钊谭绞尽脑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保留、调用、预制”方案:保留原配线可以利用的线缆加以标识,调用架间需拆除的长线,把需拆除但又不能调用的配线预制成组合柜内部线把,此方案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约了成本,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不开通设备、电缆和电源线采取了绝缘胶带封头,胶管再隔离的方法,穿至配线端子孔内,即保证了安全,又能在后续开通施工时减少室内拆改配线的工作量。

百炼终成钢,几年之中,经过兰新、大秦、吐库等几个大型信号项目的艰苦磨砺,许钊谭已经完全成熟起来,真正做到了各项施工都不在话下。2011年,在新建厦深铁路(广东段)的建设中,许钊谭被委以重任,担任信号施工项目部的主管工程师。2012年,又被分公司推荐参加了中国通号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面对荣誉与褒奖,许钊谭腼腆一笑,“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信号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领导的重视和师傅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但学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全面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李少亮

浏览次数:222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