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央企与成都签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成都商报讯(记者曹逸韵)11月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冶、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号)以及鞍钢集团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三大央企之前已在成都有了多项投资和建设项目。不过,三家央企的负责人均表示,成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
中国中冶
在天府新区建创新科研基地
此次,中国中冶不仅要建设中冶西部区域中心,负责协调中国中冶在西南的相关企业,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进驻成都;同时,还要建设中冶天府新区创新科研基地,引进国内外一流的设计企业进驻,带动效果图制作、动漫、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中国中冶的钢结构核心竞争力落户成都,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顶尖、世界领先的钢结构及相关产业的研发、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中国中冶还要实施旧城改造项目,加快对中国中冶在成都所属的大量老旧办公、学校、厂区和职工宿舍等片区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升级打造,促进成都市的旧城改造、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中冶还将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通过融资建设等多种方式参与成都市公共设施、地铁建设、轻轨交通、保障性住房、新型城镇化、水利工程、新机场、高速公路、公交场站综合体及天府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
中国通号
建“两基地”和“四中心”
中国通号则将在成都建立中国通号西南地区“两基地”和“四中心”,其总体产业布局包括建立轨道交通运维基地,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的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提供智能化、集控式的运营维护服务;建立电力电气化技术研发及产学研应用中心,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按照产学研应用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电力电气化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建立物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通信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为成都市在宽带城市、智慧环保、智慧农业等方面提供总体规划和技术支持,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的智慧城市技术推广和产品研发中心。
鞍钢集团
以青白江为重点展开合作
成都与鞍钢集团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拟在钢材的粗加工和深加工、钢材及钢材加工产品成品仓储、园区配送体系、工业配套高端仓库、供应链融资服务信息化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战略合作。以青白江区为重点,进行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