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index
P. 14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在引进、消化 RBC 先进技术的同时,研发人员逐步加强技术转让工作,为核心技术转化 细节上往往不易被察觉,因此,识别、融合差异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研究设计院多次组织
奠定坚实基础。2012 年,研发人员接受了有关核心软件的技术转让培训。通过培训,RBC 项 有关各方召开研讨会,不断探讨各方设计细节,查找和识别差异特征和原因。与此同时,研发
目组已完全掌握代码的总体设计思路、执行流程、编译及调试方法。 人员据理力争,在争取自身设计方案得到广泛认同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与相关方的设计差异,
在对该系统相关技术充分掌握之后,解决该系统与其他厂商相关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 共同协商最优解决方案,保证了互联互通工作的顺利开展。

被提上了日程。在高速铁路网络结构中,不同线路甚至同一线路的无线闭塞中心设备可能是由 目前,经过不懈努力,互联互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广深高速线路上与日立公司
不同生产厂商提供,因此,无线闭塞中心间信息传输问题就不再是设备生产厂商内部的技术问 RBC 的接口工程已经开通;在郑西高速铁路上与安萨尔多公司的 RBC 接口工程也已完成通信
题,而是广泛存在的互联互通问题。研究设计院研发的 RBC 在不同的线路上就可能存在与不 层测试,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室内功能测试工作。
同厂商的 RBC 接口的问题。例如,在武广和广深高速铁路的接口上要和日立公司的 RBC 接口, RBC 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学习探索、需求制定、联合开发、工

在京石武和郑西高速铁路的接口上要和安萨尔多公司的 RBC 接口。 程数据配置、技术转让和互联互通等几个重要阶段,研发过程曲折而艰辛。所有参研人员充分
在国外,无线闭塞中心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尚处于实施初期,在国内更是空白。因此,研发 发扬创新求进、拼搏奉献的精神,完成了 RBC 系统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工程应
人员在这一阶段的工作犹如摸石头过河。因各个厂商之间存在设计理念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 用的一系列工作,为该系统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稿文图由研究设计院和北信公司提供)


\014 \015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